工件表面抛丸质量差的是因为钢丸内金属粉末含
点击量:发布时间:2019-03-24 22:06
设备除尘效果及性能技术分析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该系统存在一个致命缺陷:钢丸从两个漏沙孔漏下,当经过吸尘口时会变成两股粗壮沙柱,吸尘口只能将沙柱表面部分金属粉末吸入除尘机构,绝大多数金属粉末混杂在钢丸沙柱内进入系统再循环,导致抛丸效果大大折扣。且金属粉末也会附着在工件表面,出现了工件表面发黑,粉末粘附现象。
由此可见,工件表面抛丸质量差的是因为钢丸内金属粉末含量高,而增大钢丸经过吸尘口作用面积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
3. 提高除尘效果及性能的技术改进
为实现增大钢丸经过吸尘口的作用面积,我们进行了几项改进,具体如下:
3.1改进漏沙口,增加漏沙口数量
我们将上绞笼底部漏沙孔改成一字长孔,就是每隔20mm距离加工一个200×10mm长条形漏沙孔。这样做的好处是:使得漏丸可以在3m长的输送螺旋绞笼内均匀漏下分布到分选器上。 钢丸在输送螺旋绞笼传动下输送到两个漏沙口,通过幕帘分选器对下落钢丸进行分层处理,将钢丸内的杂物分离出来。分离后的钢丸落到挡料板上,通过调节挡料活板与流沙板的间隙使丸料均匀散落。经过调节的钢丸接着通过一个吸尘口,吸尘口紧连着除尘管道,利用重力风选原理通过轴流风机产生一个负压将金属粉末吸入除尘系统内。钢丸最后落到过滤筛上,通过筛网过滤未能清理出来的杂物。
3.2.改进挡料板
我们将原先挡料板拆除,使用5mm厚16Mn钢制作挡板,并将尺寸由原来的2m长增加到3m,宽度由150mm增加到160mm。在钢板上部位置开6个80×20mm长条孔,使用M18螺栓将其固定在上方。通过此长条孔实现了挡板开口的活动可调节性,调节范围为0~40mm。挡板能调节到一个合适的开口位置使落下的钢丸在活动挡板处短时间堆积,沿着挡板开口缝隙在3m长范围内呈幕帘式均匀落下,从而增大钢丸经过吸尘口的作用面积。
这里的关键是开口大小的调整,开口调节越小则分布越为均匀,但下落流量过小,钢丸在挡沙板处大量堆积,出现堵塞现象。最后经过多次试验,将开口大小设定在2mm,在这个数值时不仅分布均匀而且流量合适,不会出现堵塞现象。